习惯一: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
积极主动这个词如今经常出现在管理方面的著作中,它的涵义不仅仅是采取行动,还代表人必须为自己负责。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,而非外部环境:理智可以或者战胜感情;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。有一次我在萨克拉门托演讲,主题正是积极主动,讲到一半时,有一位女士突然站起来发表意见:
你们绝对想像不到我的心路历程!我是一个护士,负责看护过一个可能是世界上最挑剔、最难伺候的病人。他从来没有一句感激的话,反而处处找茬,处处作对,使我每天都过得很痛苦,然后又身不由己地把痛苦发泄在家人身上。其他护士也有同感,我们简直就希望他早点死。
而你居然在台上大谈什么积极主动,说什么未经我同意,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。难道我的痛苦都是自找的?这观念委实令人难以接受。可是我仍然不断玩味这番话,一直探索到内心最深处。终于我发现自己的确有这个能耐,在硬生生吞下这苦涩的良药,并承认痛苦是自己选择的之后,我体验到人可以选择不要痛苦。那一刻我站了起来,只觉得自己像个重生的犯人,不再受制于别人给我的待遇。愈是艰难痛苦的经验,愈能磨练意志,提升面对未来的勇气,甚至感召他人。
弗兰克曾指出,人生共有三种重要的价值,一是经验价值,来自遭遇;二是创造价值,出自个人独创;三是态度价值,也就是面临困境,比如患绝症时的反应。这三种价值中境界最高的是态度价值。逆境往往能激发思维的改变,使人以全新的观点去看人与事,并由此获得难能可贵的见地。习惯二:以终为始 自我领导的原则
“以终为始”的习惯可以适用于各个不同的生活层面,而最基本的目的还是人生的最终期许,它是以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的原则为基础的。所有的事物都有心智的即第一次创造,和实际的即第二次创造。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心中构想,然后付诸实现。习惯三: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
有效管理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,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。有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,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,时刻把他们放在第一位,以免被感觉、情绪或冲动所左右。要集中精力于当急的要务,就得排除次要事物上的牵绊,此时要有说“不”的勇气。
习惯四: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
利人利己者把生活看作是一个合作的舞台,而不是一个角斗场。一般人看事多用二分法:非强即弱,非胜即败。其实世界之大,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,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。
习惯五:知彼解己 同理心交流的原则
若要用一句话归纳我在人际关系学方面学到的一个重要原则,那就是:知彼解己——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,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。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。
假定有一位荒唐的眼科医生为病人配眼镜,居然摘下自己的眼镜让病人试戴,理由是:“我已经戴了10年,效果很好,就给你吧,反正我家里还有一副。”谁都知道这是行不通的,可医生却说:“我戴得很好,你再试试,别心慌。”病人说:“可是我看到的东西都扭曲了。”医生说:“只要有信心,你一定能看得到。”病人一再抗议,医生居然恼羞成怒:“算我倒霉,好心没好报。”
这位眼科医生尚未诊断就开处方,谁敢领教?但与人沟通时,我们常犯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妄下断语的毛病。因此我必须强调,了解别人与表达自我是人际沟通不可缺少的要素,但有时我们有这样一种喜欢匆匆忙忙下建议来解决问题的倾向。
习惯六:统合综效 创造性合作的原则
在互赖关系中,综合效益是对付阻挠成长与改变的最有力的途径。助力通常是积极、合理、自觉、符合经济效益的力量;相反地,阻力多半消极、负面、不合逻辑、情绪化、不自觉。不设法消除阻力,只一味增加推力,就仿佛施力于弹簧上,终有一天引起反弹。如果配合双赢的动机、同理心的沟通技巧与统合综效的整合功夫,不仅可以破解阻力,甚至可以化阻力为动力。
一天早晨,我接到一个土地开发商的求救电话。由于他未按时偿还贷款,银行打算没收抵押的土地,为了保有土地,他又反控了银行。另外,由于开发进度落后,附近的居民纷纷抗议,市政府也备感尴尬。此时,银行与开发商均已投入了巨额的诉讼费,但距离开庭还有好几个月。
经过电话中的一番劝说,他勉强同意用7个习惯中的第4、5、6个习惯与银行方面谈判。早上8点,谈判一开始竟剑拔弩张。前一个半小时,由我讲述双赢思维、知己知彼与统合综效等观念,然后根据初步了解,把银行方面和土地开发商的顾虑都写在黑板上,双方加以讨论和澄清。
正午时分,原定结束会议的时间,会场上讨论的气氛异常热烈,开发商所提的建议正获得热烈的回应。虽然这项谈判后来又持续了一段时间,但官司总算撤回,那片土地上也总算盖起了一栋栋高楼。 习惯七: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则
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己,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,这是最珍贵的工具。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,具备良好的思考、学习、创造与适应能力,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拥有财富,并不代表经济独立,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。